依韵和签判都官昭亭谢雨回广教见怀

赛雨何从事,高情苦爱山。
谢公聊句後,惠远过溪间。
笑处岩相答,归时酒在颜。
端忧守穷巷,无力共跻攀。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和朋友一起登山求雨后的闲适生活,展现了文人雅士之间的真挚友情和淡泊自在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写求雨活动。"赛雨"指古代求雨祭祀,"何从事"说明朋友热心公务。但朋友虽然忙于公务,内心却更向往山水之乐("高情苦爱山")。

中间四句用两个典故写朋友间的雅趣。"谢公"指东晋诗人谢灵运,这里比喻自己和朋友像古人一样一起吟诗作对;"惠远"是东晋高僧,这里形容朋友像高僧一样超脱世俗。他们在山岩间谈笑风生("笑处岩相答"),回家时脸上还带着酒意,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文人聚会时的畅快。

最后两句是自谦之词。作者说自己只能待在简陋的巷子里("端忧守穷巷"),没有精力和朋友一起登山游玩。表面是说自己能力有限,实则表达了对这种清雅生活的向往。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日常小事展现文人雅趣,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最打动人的是诗中流露的真性情:朋友间的默契、对自然的喜爱、对清闲生活的满足,都显得特别真实亲切。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