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鳌山四首 其二

金吾不禁夜三更,宝斧修成月倍明。
凤蹴灯枝开夜殿,龙衔火树照春城。
莲花捧上霓裳舞,松叶缠成热戏棚。
杯进紫霞君正乐,万民齐口唱升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元宵夜的盛大灯会,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和太平盛世的欢乐氛围。

前两句点明这是元宵节(金吾不禁夜),官府解除宵禁让百姓通宵游玩。工匠们精心制作的彩灯比月亮还明亮,为节日增色不少。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灯会盛况:凤凰造型的灯盏立在殿前树枝上,龙形彩灯嘴里喷着火焰照亮全城。歌女们穿着霓裳羽衣在莲花灯台上跳舞,松枝搭建的戏棚里正上演热闹的杂技。诗人用"凤蹴""龙衔"这样动态的描写,让静止的花灯都活了起来。

最后两句把气氛推向高潮:人们喝着美酒(紫霞可能指仙酿或灯色),万民同声歌颂太平年代。这里的"君"既可能指皇帝,也可能是泛指在场众人,展现出一派君臣同乐、普天同庆的景象。

全诗就像一组流光溢彩的镜头,通过灯火、歌舞、美酒三个元素,把古代元宵节最精华的欢乐场景永久定格。特别是"万民齐口"四个字,让人仿佛听见千百人同时欢呼的声音,传递出盛世百姓发自内心的幸福感。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