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丁峡
我家上清峰,来从青天上。
手扪参井光,四顾神何王。
訇然开剑门,群山绿如浪。
十日披烟岚,所至意皆当。
打头横绝崖,忽与行人抗。
引领千仞高,不辨峰背向。
卷地生潮声,滔滔水名漾。
策马随飞湍,始见峡门壮。
砯崖裂苍玉,一隙露开放。
螺旋而蚁穿,怪石相偎傍。
就下稍宽平,江流不肯让。
摩空扬巨刃,五丁殊奇创。
想当开凿时,风雷争簸荡。
美女颜妖娆,金牛气凄怆。
试问商周前,飞越更何状。
手扪参井光,四顾神何王。
訇然开剑门,群山绿如浪。
十日披烟岚,所至意皆当。
打头横绝崖,忽与行人抗。
引领千仞高,不辨峰背向。
卷地生潮声,滔滔水名漾。
策马随飞湍,始见峡门壮。
砯崖裂苍玉,一隙露开放。
螺旋而蚁穿,怪石相偎傍。
就下稍宽平,江流不肯让。
摩空扬巨刃,五丁殊奇创。
想当开凿时,风雷争簸荡。
美女颜妖娆,金牛气凄怆。
试问商周前,飞越更何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穿越五丁峡时的震撼体验,充满神话色彩和壮丽想象。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上天入地的旅程(前八句)
诗人从"上清峰"出发,仿佛从云端降临人间。用手就能摸到星辰(参井星宿),展现高海拔的险峻。突然出现的剑门像被神力劈开,群山如绿色波浪般起伏。十日穿行云雾中,每个画面都恰到好处。
2. 峡谷奇观(中间十句)
描写具体险境:抬头是遮天悬崖,千仞绝壁让人分不清方向。突然听见潮水声,发现奔腾的急流。骑马顺流而下,才看清峡谷全貌——像苍玉裂开的缝隙,螺旋形的窄路如蚂蚁穿行,怪石嶙峋相互依偎。
3. 神话联想(最后八句)
由实转虚,联想到五丁开山的神话:仿佛看见天神挥舞巨斧开山,当年开凿时必定风雷激荡。提到"美女诱金牛"的传说(注:典故指蜀王用五名力士开山迎接金牛的故事),最后发出跨越时空的追问:在商周之前,这里该是何等原始壮观的模样?
全诗妙在:
- 用"手摸星辰""蚂蚁穿行"等夸张比喻让险峻变得可感
- 动静结合,既有凝固的绝壁,又有奔腾的急流
- 将现实景观与神话传说自然交融
- 结尾的开放式提问,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
就像用文字拍摄了一部探险大片,既有身临其境的紧张感,又有穿越时空的神秘感,普通人读来也能感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