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切感受。
首句“农意欣厌客兴狂”中,“农意欣”指的是农民对雨水的期待和喜悦,因为雨水对庄稼生长至关重要。而“厌客兴狂”则可能暗示作者自己或其他人对雨夜的不同感受,有人可能因为雨夜而感到烦躁或兴奋。
第二句“雨声半夜满藜床”直接描绘了雨夜的场景,雨声在半夜时分充满了房间,甚至仿佛充满了床铺,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里的“藜床”可能指的是简陋的床铺,暗示了作者的生活简朴。
第三句“浸淫麦脚赴春日”中,“浸淫”形容雨水渗透到麦田的根部,滋养着庄稼。“赴春日”则暗示着雨水为春天的到来做准备,预示着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一句“洗涤林梢承晓霜”描绘了雨水洗涤树林的景象,林梢上的雨水仿佛承载着清晨的霜露,给人一种清新、洁净的感觉。这里的“承晓霜”也可能暗示着雨后的清晨,霜露与雨水交织,形成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雨夜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雨水不仅是庄稼的滋养,也是心灵的洗涤,带给人们希望和清新。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