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十咏 其七 来学亭

缘云忽上征,檐庑如翚翅。
横经就一隅,负笈来千里。
止同矍相圃,阅类公超市。
静听弦诵声,杳在层峦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悠远的学习场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来学亭的美丽和学生们求学的热情。

首句“缘云忽上征,檐庑如翚翅”意指从高处攀登而来,仿佛一抬眼就能看到亭子的檐下部分,就像鸟儿的翅膀一样轻盈。这里用“缘云”和“翚翅”来形容来学亭的地理位置和建筑形态,给人一种高远、清新的感觉。

接下来的“横经就一隅,负笈来千里”描述了学生们带着书本(笈)跋涉千里,来到这里学习的情景。这里的“横经”指的是读书、学习,而“一隅”则是指来学亭的一个小角落。诗句表现了学生们的求学精神,即便是路途遥远,也愿意到此一游,表现出学习环境的独特魅力。

“止同矍相圃,阅类公超市”则是用古代名胜比况来学亭,强调这里环境优美,如同历史上的名胜一样,吸引着求学者前来参观。其中“矍相圃”和“公超市”都是古代著名的地方,分别代表了学习和市场的景象。“止同”意为“如同”,而“阅类”则是“类似”的意思。

最后两句“静听弦诵声,杳在层峦里”则描绘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专心读书的声音,以及他们的学习场景,仿佛就隐藏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之中。这里通过“静听”和“杳”这两个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学习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安静而又充满知识气息的世界中。

整首诗通过对来学亭周围环境的描绘和学生们求学情景的刻画,展现了这个地方的美丽和吸引力,体现了诗人对学习环境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求学者们的敬意。

刘仲堪

刘仲堪,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以著作佐郎知英州。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五。今录诗十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