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无名读书衡岳兼访邓观察

平生颇挟尚平愿,五岳名山登欲遍。
却惭尘虑未能清,虚说金光徒隐见。
吾友张生稔嗜奇,天外蓬壶恍见之。
元心遏绝无由会,直向衡山寻紫盖。
紫盖彤云万朵浮,若为高步眺神洲。
中原指点苍烟合,泰岱嵩恒次第游。
经行沅渚饶兰蕙,閒供佩结明幽契。
观察邓公吾党豪,夙昔文章同臭味。
见君携手当何如,一榻清风意有馀。
金台定许能招骏,石室相留暂著书。
绝顶祝融谁可到,手翳芙蓉觅真诰。
大叫飞鸿且勿回,芳音好为故人道。
故人久卧粤江湄,壁上苍龙怨别离。
搴帷壮节青云隔,博物芳邻系我思。
个中浪迹多元尚,昔日懒残任豪放。
煨芋谈深会总奇,为君稳取十年相。
相业糠秕讵足论,风流宋玉吐精神。
云雨巫山徒幻妄,至今雄藻照犹新。
送君行,酌君酒。
以尔才华嗣楚骚,芳称到处在人口。
上林花树春无边,饱染霜毫纵高手。
足踏蓬莱第一峰,九州五岳吾何有。
莫笑鹪鹩栖独卑,一丘一壑聊孤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写给朋友张无名的送别诗,主要表达了对友人追求理想生活的赞赏,以及对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感慨。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自嘲
诗人说自己一直想像尚平(古代隐士)那样游遍五岳,但被世俗牵绊,没能实现理想。"金光隐见"指修仙传说,暗示自己只是空谈,未能真正超脱。

2. 赞美友人
用"天外蓬壶"形容张无名像发现了仙境般执着追求理想。说他直接去衡山寻找"紫盖"(衡山主峰),站在高处俯瞰神州大地,还要继续游历泰山、嵩山等名山,展现了他洒脱的性情。

3. 提及共同好友
提到两人共同的朋友邓观察,说他们志趣相投("同臭味"是比喻志趣相投),暗示张无名此行会得到邓公的热情接待。"金台招骏"用燕昭王黄金台招贤的典故,预言邓公会赏识张无名。

4. 衡山修仙想象
描写衡山绝顶祝融峰的仙境景象,用"翳芙蓉""觅真诰"等道教词汇,鼓励友人探寻人生真谛。"大叫飞鸿"句生动地让友人别忘了传回好消息。

5. 自我感慨
诗人突然转折,说自己困在粤江边,像"壁上苍龙"不得施展抱负。用"懒残"(唐代衡山高僧)的典故,自嘲不如友人洒脱,但暗含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6. 临别赠言
最后举杯送别,赞美友人继承了屈原(楚骚)的文采,预言他会被各地传颂。"足踏蓬莱"两句最精彩:看似说友人将踏遍仙山,实则暗含"走遍天下后,或许会发现真正的仙境就在心中"的哲理。

全诗亮点
- 用大量山水意象(五岳、蓬壶、祝融峰)营造壮游意境
- 通过对比(友人的洒脱vs自己的困顿)突出对自由的渴望
- 结尾"九州五岳吾何有"体现超脱境界,暗示真正的财富是精神自由
- "煨芋谈深""大叫飞鸿"等生活化描写让修仙主题更亲切

诗人表面送别友人游山,实则表达了对两种人生选择的思考:积极追寻与安守本心,最终传递出"无论选择哪种道路,精神自由最重要"的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