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

沙塞何时别,哀音闻月中。
暗添鸣杵恨,急趁过江风。
安止怜寒浦,斜行学晚虹。
迸泉挥老泪,流转有民恫。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归雁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战乱年代百姓的苦难。全诗没有直接写人,却处处透着人的悲苦。

开头用"沙塞何时别"点出大雁离开边塞的无奈,暗喻百姓被迫离乡。"哀音闻月中"让雁鸣声与清冷月光交融,烘托出凄凉氛围。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写雁群南飞:捣衣声(鸣杵)增添愁绪,大雁乘着江风急飞,疲惫时在寒冷水边暂歇,飞行的队形像斜挂的彩虹。这些描写看似写雁,实则暗写逃难百姓的仓皇——他们像大雁一样匆忙赶路,偶尔歇脚也不敢久留。

最后两句情感爆发:泉水飞溅像老人的眼泪,"民恫"二字直接点明百姓的痛苦。全诗以雁写人,把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比作南飞大雁,通过雁群的艰辛旅程,折射出人民的深重苦难。诗人将对百姓的同情,都寄托在这些充满画面感的自然意象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