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辞二章(京师里俗以七月七日昏时设祠乞巧于天星织女盖闺人处子惑于荒谬怪诞之说不事箴组觊倖渺茫虚无之效卒无所得予闵其愚遂设为妇祷神答之意缀成此章假辞托兴以譬夫世之学者昧下学上达之理忽略遗弃于日用寻常之

若有人兮天渚廓,凭虚兮容与。
长缡结兮云衣,锵琳琅兮珩瑀。
擢翠旌兮前导,召星妃兮为侣。
肃冷风兮高驰,指药房兮来下,哀要眇兮闇昧,恍冥冥兮晤语。
曰妇职兮实人为,懋劬劳兮事纂组。
谅纫针兮制作,将剖毫兮析缕。
祇乞灵兮诡秘,羌遗诮兮卤莽。
女怊怅兮太息,渺神君兮遐举。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神话故事的形式,讲了一个很接地气的道理:与其求神拜佛,不如自己动手。

故事部分:诗人虚构了一个七夕夜晚的场景——天上织女穿着华丽仙衣("云衣""珩瑀"),带着星官侍女("翠旌""星妃"),乘着冷风降临人间。这时候有个女子在祈求织女赐予巧手("乞巧"的民俗)。

核心对话:织女对求巧的女子说了一番实在话:女红手艺("妇职")是靠勤学苦练("懋劬劳")做针线活("事纂组")练出来的,要能穿针引线("纫针")、分毫析缕("剖毫析缕")。光靠求神("乞灵")这种玄乎的方式,只会被人笑话("遗诮")。

现实寓意:表面写七夕乞巧民俗,实际讽刺当时读书人——就像诗中求巧的女子一样,有些人整天想着走捷径求学问(对应"乞灵诡秘"),却不肯踏实做学问(对应"忽略日用寻常")。诗人用织女的口告诉世人:真本事都是练出来的,没有神仙能帮你。

语言特色:虽然用了"翠旌""药房"等仙气飘飘的词汇,但道理说得特别直白。就像现在人说"别做梦了,快去学习",诗人用织女的口说"别拜神了,快去练针线"。这种用神话讲道理的方式,既有趣又有说服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