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绝宗继讲师住大雄寺

大展三衣古道场,真人高拱殿中央。
曼陀雨散天花落,薰陆烟生石乳香。
纚纚风雷飞讲舌,耽耽龙象绕禅床。
师行不废宗雷社,会觅篮舆到上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大雄寺讲经说法的庄严场景,充满佛门圣地的神圣氛围。

首联"大展三衣古道场,真人高拱殿中央"开篇就展现宏大的场面:高僧身披袈裟(三衣),在古老的寺院中端坐。这里的"真人"指得道高僧,他庄严地坐在佛殿中央,凸显其尊贵地位。

颔联"曼陀雨散天花落,薰陆烟生石乳香"用生动的意象描写讲经时的神奇景象:天上仿佛降下曼陀罗花雨,香炉中升起袅袅香烟。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佛法的美妙与神圣。

颈联"纚纚风雷飞讲舌,耽耽龙象绕禅床"转而描写高僧讲经的震撼力:他的话语如风雷般有力,吸引众多高僧(龙象)围绕聆听。这里用"风雷"形容讲经的感染力,用"龙象"比喻德高望重的僧众,形象生动。

尾联"师行不废宗雷社,会觅篮舆到上方"表达了对高僧的期许:希望他不要忘记与文人雅士(宗雷社)的交流,期待能乘坐竹轿(篮舆)到更高处讲法。这里透露出对高僧继续弘扬佛法的期待。

全诗用丰富的佛教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既展现了佛门圣地的庄严,又赞颂了高僧讲经说法的感染力。诗人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佛法讲坛的神圣氛围。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