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登秦岭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古人和自己的处境,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开头两句写作者在陡峭的山路上等待抬着老母亲的轿夫,由此联想到古代贤人走过的路似乎很平坦。这里用"候肩舁"这个细节,既表现了孝心,又带出后文的思考。
中间四句用了两个典故:韩愈被贬官时担心南方的瘴气,白居易被贬后早早白了胡子。作者用这两个例子说明古人在仕途不顺时的愁苦,再对比自己现在偏僻的任职地和疲惫的仆人,暗示自己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
最后两句是诗眼:既然处境艰难,不如吟诗自娱,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任从霄汉落泥涂"这个比喻很生动,把人生起伏比作从高空坠入泥潭,但作者的态度是豁达接受。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明明处境不好,却能通过写诗来排解,表现出古代文人特有的那种在逆境中保持精神自由的生活智慧。没有直接抱怨,而是用典故和对比含蓄表达,最后以超然的态度作结,这就是古人写诗的巧妙之处。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