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博物馆
日人新学重格致,馆名博物靡不陈。
水族一馆尤诡异,移取龙宫蛟窟来。
人尘海滨辟场筑,复室崇垣周护开。
洞门人门阴湿但水气,客行水底同鲛人。
𥓂砑怪石四围立,玻璃深嵌光璘璘。
壁空贮水复贮气,天光斜射明纤鳞。
人鱼戴头走戢戢,文鳐鼓翼飞振振。
龟瞪六眸鳗九节,鳄长三丈鲐千斤。
鳣红鲩赤鲫金色,鼋白蜧黑螭青文。
鲵虾嶷嶷鳙鱮触,虎蛟策策䱐■({鱼市})奔。
虾鬣支筇蟹拥剑,蚌壳挂席蚶回轮。
山蚝结屋若瑶岛,石𧉧吐华如锦茵。
车渠挥扇螺抱瓮,明鳆翻手蜬摇唇。
修螷圆𧑐各娟妙,觜𧓈玳瑁何轮囷。
此外河伯小吏海若臣,元衣督邮青郎君。
翠鳞黄甲难具状,奇情诡态尤纷纭。
中间一室开瓮牖,内悬巨画画有神。
隔镜可望不可即,但见水底璇宫贝阙浮氤氲。
天吴蝄蟓呼欲出,土肉石华高可扪。
紫𧄤披拂带芝乳,锦砂灿烂铺金银。
珊瑚蟠磴树连理,琪花缀壁英缤纷。
深处青红绚光怪,水玉草石无由分。
相传北岛有奇士,探幽亲入蓬莱根。
归摹所见作斯幅,献之天府藏为珍。
颁悬此馆佐参究,万邦观者称叹频。
吁嗟人巧夺造化,直从奥府穷涯津。
牛渚无烦犀角照,淮南何必蚖脂焚。
自教灵怪见白昼,任人狎视无敢嗔。
我思禹鼎象魑魅,但图其形逸其身。
今人格物务精至,刻划未免伤真醇。
我言虽迂理则茂,海狶拜舞如有闻。
出门目眩愁直视,霞烘海色初黄昏。
水族一馆尤诡异,移取龙宫蛟窟来。
人尘海滨辟场筑,复室崇垣周护开。
洞门人门阴湿但水气,客行水底同鲛人。
𥓂砑怪石四围立,玻璃深嵌光璘璘。
壁空贮水复贮气,天光斜射明纤鳞。
人鱼戴头走戢戢,文鳐鼓翼飞振振。
龟瞪六眸鳗九节,鳄长三丈鲐千斤。
鳣红鲩赤鲫金色,鼋白蜧黑螭青文。
鲵虾嶷嶷鳙鱮触,虎蛟策策䱐■({鱼市})奔。
虾鬣支筇蟹拥剑,蚌壳挂席蚶回轮。
山蚝结屋若瑶岛,石𧉧吐华如锦茵。
车渠挥扇螺抱瓮,明鳆翻手蜬摇唇。
修螷圆𧑐各娟妙,觜𧓈玳瑁何轮囷。
此外河伯小吏海若臣,元衣督邮青郎君。
翠鳞黄甲难具状,奇情诡态尤纷纭。
中间一室开瓮牖,内悬巨画画有神。
隔镜可望不可即,但见水底璇宫贝阙浮氤氲。
天吴蝄蟓呼欲出,土肉石华高可扪。
紫𧄤披拂带芝乳,锦砂灿烂铺金银。
珊瑚蟠磴树连理,琪花缀壁英缤纷。
深处青红绚光怪,水玉草石无由分。
相传北岛有奇士,探幽亲入蓬莱根。
归摹所见作斯幅,献之天府藏为珍。
颁悬此馆佐参究,万邦观者称叹频。
吁嗟人巧夺造化,直从奥府穷涯津。
牛渚无烦犀角照,淮南何必蚖脂焚。
自教灵怪见白昼,任人狎视无敢嗔。
我思禹鼎象魑魅,但图其形逸其身。
今人格物务精至,刻划未免伤真醇。
我言虽迂理则茂,海狶拜舞如有闻。
出门目眩愁直视,霞烘海色初黄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水族博物馆》描绘了一个神奇的水族展览馆,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海洋生物的千奇百怪。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主题
诗歌描写了日本人新建的一座水族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种罕见的海洋生物。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水族馆比作"龙宫蛟窟",仿佛把海底世界搬到了人间。
2. 内容结构
- 开头介绍水族馆的建造背景,说日本人重视科学("格致"),建了这个展览馆。
- 中间大部分篇幅详细描写馆内各种奇特的海洋生物,比如人鱼、文鳐、巨鳄、彩色鱼类等,用夸张的比喻让这些生物活灵活现。
- 最后一部分描写馆内一幅神奇的海底壁画,据说是探险家从蓬莱仙境带回来的。
- 结尾诗人发表感想,感叹人类科技能展现自然奥秘,但也担心过度展示会伤害生物本性。
3. 写作特色
- 比喻生动:把水族馆说成"龙宫",把游客比作"鲛人"(传说中的鱼人)。
- 夸张手法:说鳄鱼有三丈长,鱼重千斤,突出生物的奇异。
- 色彩丰富:用了很多颜色词,如"鳣红鲩赤鲫金色",让画面更鲜活。
- 对比手法:最后把古代大禹铸鼎画怪兽和现代人直接展示活物作对比。
4. 深层含义
诗人一方面赞叹人类科技能呈现自然奇观,让普通人也能见识深海奥秘;另一方面也隐晦地表达担忧,认为这样直接展示活物,虽然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但可能破坏了生物的自然状态。
5. 现代意义
这首诗让我们联想到现代水族馆,虽然能让人们近距离观察海洋生物,但也引发关于动物福利和生态保护的思考。诗人200多年前的观察,在今天依然有启发意义。
整首诗就像一场精彩的海底世界导览,既有对奇观的惊叹,也包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