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廿六日过银锭桥

花开尚馀寒,我来石桥侧。
手把东君裳,一岁一相识。
静水浮绿荑,明波滞深黑。
幽潜憩毒龙,应起风雷殛。
一旦坐心囚,一境三年惑。
扣之久无声,忏骨珊瑚色。
有时仍贪味,春虫鸣不息。
怠弃几花朝,牢天愁自织。
爱执渐以消,如如不可即。
馀日二万馀,万念移顷刻。
肯持春酒杯,向晚犹恃力。
举头会一笑,此意偶相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初春时节走过银锭桥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困惑的思考。

开头四句写初春景象:虽然还有寒意,但花已开放。诗人站在石桥边,仿佛牵着春神的衣角,感叹每年都能与春天重逢。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春天比作老朋友。

中间部分通过"静水浮绿荇"等四句描写桥下景色:平静的水面漂浮着嫩绿的水草,清澈的波纹下是深黑的河水。诗人联想到水下可能栖息着凶猛的毒龙,随时会掀起风雷。这其实是借景抒情,暗喻内心潜藏的不安情绪。

"一旦坐心囚"以下八句转向内心独白:诗人反思自己三年来被心事困扰,像被囚禁一般。敲击心灵却得不到回应,忏悔时连骨头都像珊瑚一样红(表示深刻反省)。虽然知道要放下,却仍贪恋某些感受,就像春虫不停鸣叫。虚度了许多美好时光,自己编织着忧愁的牢笼。

最后六句写感悟:执着的爱渐渐消退,真理似乎触不可及。想到人生还有二万多天(约60年),所有念头都在瞬息变化。但诗人仍愿举起春酒杯,在傍晚时分保持力量。抬头会心一笑,只因偶然领悟到这个道理。

全诗以春天为背景,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活动巧妙结合,表达了人在时间流逝中的困惑与顿悟。语言清新自然,意象生动,既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有把握当下的豁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