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东晋名士谢安的故事,用轻松的方式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风雅与家国情怀。
前两句"觞咏东山丝竹随,四郊多垒讽羲之"说的是谢安隐居东山时,整天饮酒赋诗、弹琴作乐的生活。但当时国家边境战事不断("四郊多垒"),有人因此批评他像王羲之一样只顾享乐。这里用"讽"字点出当时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非议。
后两句笔锋一转:"若非肥水以奇胜,镇物风流亦底为"。意思是说,要不是谢安后来在淝水之战中出奇制胜,他之前那些看似悠闲的"镇物风流"(指镇定自若的名士做派)又有什么用呢?这里揭示了深层含义:表面的闲适其实是一种处变不惊的修养,关键时刻这种气度能扭转乾坤。
全诗妙在把历史典故写得生动有趣,通过对比谢安前后形象(从看似享乐到力挽狂澜),告诉我们看人不能只看表面。那些被批评"不务正业"的闲适,可能正是大人物在积蓄力量、培养气度的过程。诗中"肥水以奇胜"与"镇物风流"的呼应,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静水深流"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