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癸未年起)

未觉毡炉暖,旋怀柑酒新。
池台平入夜,原野渺含春。
物外欣然意,风前现在身。
中宵感幽梦,冰雪尚嶙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微妙的自然变化和诗人细腻的内心感受。

前两句"未觉毡炉暖,旋怀柑酒新"很有意思:火炉还没让人感到温暖,诗人却已经惦记着新酿的柑橘酒了。这种矛盾心理生动展现了人们对春天到来的急切期待。

中间四句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初春夜景:池塘亭台渐渐融入夜色,原野开始隐约透出春意。诗人站在风中,感受到超脱尘世的愉悦,这种快乐很纯粹,就是单纯享受当下的美好。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深夜梦醒时分,突然发现外面冰雪还未完全消融,山峰依然棱角分明。这个转折很巧妙,既点明了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的特点,也暗示人生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冬春交替时那种既期待又略带失落的复杂心情。那些看似平常的细节——未暖的火炉、新酿的酒、朦胧的春色、残留的冰雪,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初春画卷。读来让人感受到,原来生活中最动人的诗意,往往就藏在这些细微的变化之中。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