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征夫(远行在外的人)内心的孤独和煎熬。
前两句"日日从人冷水浇,寸丹馀热那能消"用比喻手法,说每天都要忍受别人泼来的冷水,但心里那一点点热情却始终无法熄灭。"冷水浇"暗指旁人的冷漠或现实的残酷,"寸丹"指心中仅存的热忱。这种内外交困的状态让人读来心疼。
后两句"笕泉偏近征夫枕,无雨无风响彻宵"更具体地描写夜晚的场景。笕泉(引水的竹管)就在枕头边,明明没有风雨,却整夜哗哗作响。这里流水声成了失眠的象征,把征夫辗转难眠的痛苦写得非常生动。那持续不断的水声,就像他无法排解的愁绪,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直接说"我很苦",而是通过冷水、余热、流水声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被孤独和疲惫包围的感觉。诗人用生活中常见的景物,写出了每个在外漂泊的人都能体会的心情:明明身体已经很累,心里却总有什么东西在翻腾,让人夜不能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