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成所画十册(十首并序) 其一 夏山烟雨

雨气薰薰远近峰,长林如沐晚烟浓。
飞流遥落疏钟断,石径何来驻短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山林的朦胧美景,充满宁静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雨气薰薰远近峰,长林如沐晚烟浓"像用淡墨晕染的画面:雨后的水汽笼罩着远近山峰,整片树林仿佛沐浴在傍晚的薄雾中。这里的"薰薰"用得特别妙,既写出水汽弥漫的状态,又让人仿佛能闻到雨后泥土和草木的清香。

后两句"飞流遥落疏钟断,石径何来驻短筇"由静转动:远处瀑布飞流直下的声音与稀疏的钟声交织,时断时续;山间石径上,不知是谁拄着短竹杖在此驻足。诗人通过声音的描写(瀑布声、钟声)和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短竹杖),让整幅画面顿时生动起来,也引发读者对山中隐士的遐想。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雨雾朦胧的山色、飞瀑流泉的声响、以及若隐若现的人物,营造出空灵幽静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与禅意。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划归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