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家祭祀庆典的场景,展现了古代礼仪的庄重和帝王的人情味。
前两句"祝史无私本为民,大和丕应泰阶平"说的是负责祭祀的官员(祝史)秉公办事,一心为民祈福。当祭祀仪式完美进行时,天地祥和,国家安定(泰阶平象征天下太平)。
后两句"昕庭未受群臣贺,先过东朝谢礼成"特别有意思:天刚亮(昕庭),皇帝还没接受百官朝贺,就先赶去东宫向太后请安谢恩。这里通过"先过东朝"这个细节,既表现了严格的礼制程序,又透露出皇帝作为儿子的人伦温情。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在盛大的国家庆典中,诗人捕捉到帝王先尽孝道这个温馨细节,让庄严的皇家礼仪顿时有了人情味。这种"国礼"与"家礼"的结合,正是中国传统"家国一体"思想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