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
别君出郭门,回首万里遥。
征马复驰驱,山高路岧峣。
水流下溟海,月出上青霄。
月光照海波,我行魂独消。
天寒关塞远,日落村墟晚。
悠悠音信断,鸿雁自悽惋。
中心抱贞素,匪石不可转。
昊天信明旦,胡能事游衍。
征马复驰驱,山高路岧峣。
水流下溟海,月出上青霄。
月光照海波,我行魂独消。
天寒关塞远,日落村墟晚。
悠悠音信断,鸿雁自悽惋。
中心抱贞素,匪石不可转。
昊天信明旦,胡能事游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行者在离别后的孤独旅程和坚定心志。全诗通过几个层次展现情感:
1. 离别与远行:开篇直接写与友人分别的场景,"回首万里遥"用夸张手法表现离别的不舍。随后描写山高路远、马不停蹄的艰辛旅途,让读者感受到行者的疲惫。
2. 自然意象的烘托:诗中用"水流向海"、"月升青天"这样永恒的自然景象,反衬人生的短暂与漂泊。月光照海波的画面尤其动人,既美丽又苍凉,映照出行者孤独的内心。
3. 孤寂氛围的营造:通过"天寒关塞远"、"日落村墟晚"的描写,用寒冷、暮色等元素强化孤独感。"鸿雁悽惋"的意象更添愁绪,连传递书信的鸿雁都显得哀伤。
4. 坚定心志的表达:最后四句是诗眼,行者表明虽然环境艰苦、音信断绝,但内心像不可转动的石头般坚定。结尾"昊天信明旦"(相信明天太阳依然升起)展现了对未来的信心,不愿虚度光阴的积极态度。
全诗妙在将旅途的艰辛、孤独与内心的坚定形成对比,用自然景物烘托情感,最后在苍凉中透出力量。就像一个人在漫长旅途中,虽然感到孤独寒冷,但依然保持初心,相信光明在前。这种在困境中坚守的精神,正是最打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