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船夫行
十八滩头石齿齿,百丈青绳可怜子。
赤脚短衣半在腰,裹饭寒吞掬江水。
北来铁骑尽乘船,滩峻船从石窟穿。
鸡猪牛酒不论数,连樯动索千夫牵。
县官惧罪急如火,预点民夫向江坐。
拘留古庙等羁囚,兵来不来饥杀我。
沿江沙石多崩峭,引臂如猿争叫啸。
秋冬水涩春涨湍,渚穴蛟龙岸虎豹。
伐鼓鸣铙画舰飞,阳侯起立江娥笑。
不辞辛苦为君行,梃促鞭驱半死生。
君看死者仆江侧,火伴何人敢哭声!
自从伏波下南粤,蛮江多少人流血。
绳牵不断肠断绝,流水无情亦呜咽(末幅归咎新息,真无可奈何之辞。)。
赤脚短衣半在腰,裹饭寒吞掬江水。
北来铁骑尽乘船,滩峻船从石窟穿。
鸡猪牛酒不论数,连樯动索千夫牵。
县官惧罪急如火,预点民夫向江坐。
拘留古庙等羁囚,兵来不来饥杀我。
沿江沙石多崩峭,引臂如猿争叫啸。
秋冬水涩春涨湍,渚穴蛟龙岸虎豹。
伐鼓鸣铙画舰飞,阳侯起立江娥笑。
不辞辛苦为君行,梃促鞭驱半死生。
君看死者仆江侧,火伴何人敢哭声!
自从伏波下南粤,蛮江多少人流血。
绳牵不断肠断绝,流水无情亦呜咽(末幅归咎新息,真无可奈何之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纤夫在险恶江滩上拉船的悲惨生活,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强烈的对比,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底层百姓的残酷压迫。
开篇用"石齿齿"形容险滩的狰狞,就像野兽的牙齿。纤夫们光脚短衣,在寒风中捧着江水咽干粮,这个细节凸显了他们食不果腹的艰辛。诗中"铁骑乘船"的对比很讽刺——本该骑马作战的军人舒服坐船,却要百姓像牲口一样拉船。
官吏们怕耽误军运送命,把民夫像囚犯一样关在古庙里等着干活。"兵来不来饥杀我"这句大白话,道出民夫在等待中被活活饿死的荒诞现实。拉船时他们像猿猴一样在峭壁间攀爬喊叫,随时可能坠江,而船上却歌舞升平,连河神都看笑话。
最震撼的是结尾:同伴死在江边,其他人连哭都不敢哭。最后把矛头指向伏波将军(东汉开疆拓土的将领),暗示这种压迫自古就有,就像江水呜咽却从不停流,百姓的苦难也永无止境。
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有纤夫特写(赤脚短衣)、大场景(连樯千夫)、声音(伐鼓鸣铙/争叫啸)、甚至超现实画面(河神看笑话),把压迫写得触目惊心。最厉害的是明明在骂朝廷,却借古讽今,让读者自己品出"从来如此,便对吗"的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