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宦

旅宦暌儿女,穷愁滞岁时。
衰来颜暗觉,毁甚骨先知。
词赋枚皋拙,功名李广奇。
昨非今未是,惟悔去官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离家做官的人,在漂泊岁月中的复杂心情。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1. 孤独与衰老的困境
前四句像一组镜头:长期在外做官见不到儿女,穷困愁苦中感觉时间停滞。揽镜自照发现容颜衰退,甚至能感觉到身体在消瘦。这种描写特别真实,就像现代人在异乡打拼时,突然发现镜子里有了白头发的感觉。

2. 怀才不遇的苦闷
用"枚皋"和"李广"两个历史人物自比很有趣。说自己像西汉词人枚皋那样笨拙(其实是谦虚),又像飞将军李广那样命运奇特(指李广战功赫赫却难封侯)。这种比喻透露出"我明明有才华,却得不到重用"的委屈。

3. 矛盾的自省
"昨非今未是"这句很有哲理:昨天觉得错的事,今天看来也不全对。就像我们常说的" hindsight is 20/20"(事后诸葛亮)。最后悔的是没有早点辞官,这种矛盾心理特别真实——既放不下仕途,又怀念家庭。

4. 永恒的人生困境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进退两难"的普遍性:现代人同样会面临事业与家庭的抉择,会感慨年华老去,会怀疑自己的选择。诗人用"骨先知"这样身体化的表达,让抽象的愁绪变得可感可触。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把官员这个特定身份下的烦恼,转化成了所有人都能共鸣的人生体验。就像今天一个在外企打工的人,可能也会写下类似的文字:加班见不到孩子,体检报告亮红灯,怀疑自己选错了职业...时空虽变,人性相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