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列女传

一避先生席,铿然鼓瑟希。
功名窗纸薄,声色路尘微。
大礼无通问,清谈浪解围。
党人狂斐甚,犹有咏雩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读列女传》通过几个生动的场景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清谈、党争等社会现象的看法。

首联“一避先生席,铿然鼓瑟希”,描绘了一个远离喧嚣的场景:作者选择避开那些热闹的场合,独自一人静静地弹奏瑟琴,琴声清脆却稀少。这暗示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追求内心的宁静。

颔联“功名窗纸薄,声色路尘微”,用“窗纸薄”和“路尘微”来形容功名利禄的虚幻和微不足道。窗纸虽薄,却能遮挡风雨;路尘虽微,却能蒙蔽视线。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功名的轻视,认为它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值得追求。

颈联“大礼无通问,清谈浪解围”,批评了当时社会上的两种现象:一是“大礼无通问”,指的是繁琐的礼仪和规矩,让人无法真正沟通;二是“清谈浪解围”,指的是那些空洞的清谈,虽然看似高深,实则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作者对这些现象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们无益于社会和个人的成长。

尾联“党人狂斐甚,犹有咏雩归”,进一步讽刺了那些热衷于党争的人。他们虽然言辞激烈,行为狂热,但作者认为这些人最终还是会像“咏雩归”一样,回归到平凡的生活中。这里,“咏雩归”可能暗指《论语》中孔子与弟子们咏而归的场景,象征着一种简单而和谐的生活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不同场景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对繁琐礼仪和空洞清谈的批判,以及对党争的讽刺。作者倡导的是一种远离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