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早秋时节登上湖边楼阁,遥望西樵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写作者曾跟随船夫泛舟湖上,如今在秋日黄昏里仍怀念当初穿着草鞋登山的情景。"芒鞋"这个细节暗示了隐士身份,为全诗奠定了闲适的基调。
中间四句用四个生动的画面勾勒出山寺生活:白鹤伴着拄短杖的隐者回寺,僧人在破旧的斋房里煮茶,老树缠藤分隔山涧,岩石缝隙间松枝垂落。这些意象都带着山野的质朴气息,通过"荒寺""寒铛""破斋"等词,传递出一种清贫却自在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秋风吹上湖阁时,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清晰可见,触动了作者纯净的胸怀。这里的"素怀"既指纯洁的心境,也暗含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全诗就像一组山水画卷,通过"鹤杖归寺""僧煮破斋"等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把寻常的秋日登高写得情趣盎然。作者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山寺景物的细腻刻画,自然流露出对闲云野鹤般生活的喜爱。诗中"老树缠藤""松枝垂岩"等意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野趣,也暗含了作者追求自由、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