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病

默默守柴荆,人间事颇更。
病方知养性,贫始欲谋生。
尚有狂奴态,元无老婢声。
迩来尘虑尽,勿怪小诗清。

现代解析

这首诗《贫病》描绘了一个人在贫穷和疾病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变化,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

开头两句"默默守柴荆,人间事颇更"写的是主人公独自守着简陋的家(柴荆指柴门,代指贫寒的住所),冷眼旁观世间纷扰。这里透露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独感,也暗示主人公经历了人世变迁。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病方知养性"说生病后才懂得修身养性的重要;"贫始欲谋生"写贫穷后才真正思考如何生存。这两句很有哲理,说明人往往在困境中才会反思。"尚有狂奴态,元无老婢声"用两个生动的对比:虽然还保留着几分狂放不羁的性格(狂奴态),但已经没有了使唤奴婢的排场(老婢声),既写实又带着自嘲。

最后两句"迩来尘虑尽,勿怪小诗清"是点睛之笔。主人公说近来世俗的烦恼都消散了,所以写出来的诗也显得清新脱俗。这其实是苦中作乐——贫穷疾病让他看淡了名利,反而获得心灵上的清净。

全诗妙在把困苦生活写出了超脱的境界。作者没有抱怨贫病,而是从中悟出人生道理:物质匮乏反而让心灵更纯粹。这种"穷而后工"的感悟,用简单的生活场景和对比手法表现出来,让读者在平凡中见深刻。诗中"柴荆""狂奴""老婢"等意象都很接地气,但组合起来却呈现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智慧。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