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能说会道的老头突然变得沉默寡言的故事,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探讨了"说话的艺术"这个深刻话题。
前四句是核心观点:聪明人处世就像走平衡木,该说话时说话,该沉默时沉默。话说多了浪费精力,但完全闭嘴又很难做到。就像我们生活中,有些人要么喋喋不休惹人烦,要么一声不吭让人尴尬。
中间四句用具体例子:这个老头本来像郑文渊(古代名嘴)一样能言善辩,脑子转得快,说话像瀑布一样停不下来。但最近突然变成要把嘴"挂在墙上"的闷葫芦,见人支支吾吾的样子反而显得可怜。这就像生活中突然性格大变的熟人,让人看着都着急。
最后四句用对比手法:你看隔壁家的玉壶兄弟(可能指茶壶酒壶),敲一敲还能发出清脆声响呢。诗人其实在委婉地说:人要是懂得在合适场合说合适的话(就像茶壶倒水一样自然),反而能让全场人听得入迷。就像聚会时,那种说话不多但句句在点子上的人最受欢迎。
全诗妙在把人生哲理藏在生活场景里:用"话痨变哑巴"的夸张转变,提醒我们说话要讲究分寸。就像煮汤的火候,大火会烧干,小火煮不熟,中火刚刚好。这种既不要当聒噪的知了,也不要当闷葫芦的智慧,到今天依然适用。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