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厨无所得,相对耐恒饥。
凉雨浇蓬径,金风砭葛衣。
世情趋尽异,吾道识应稀。
飘泊秋深燕,无家何处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穷困潦倒、漂泊无依的文人形象,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深刻的孤独与无奈。

开头"搜厨无所得"直接点明家中断粮的窘境,"相对耐恒饥"中"相对"二字用得巧妙,既可能是与家人相对无言,也可能是与自己的影子相对,突显了孤独感。厨房空空如也的画面,让读者立即感受到主人公的困苦。

中间四句通过环境描写加深了凄凉感。"凉雨浇蓬径"写简陋的住所被雨水打湿,"金风砭葛衣"说秋风穿透单薄衣衫,两个动词"浇"和"砭"非常生动,把自然界的风雨变成了折磨人的工具。"世情趋尽异"感叹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吾道识应稀"则表达自己坚守的信念已无人理解,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最后两句用秋燕自比最为动人。深秋时节燕子本该南飞,但"无家"的燕子能飞往何处?这个比喻既写实又深刻,漂泊的燕子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无家可归的困境中透露出对归宿的渴望。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缺粮、漏雨、衣薄、燕归等具体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语言平实却饱含力量,让读者在寻常生活场景中感受到不寻常的情感冲击,这正是其动人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