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其八

自古别都多隙地,参天乔木乱昏鸦。
荒垣坏堵人耕处,半是前朝卿相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天津这座古城的沧桑变迁,用非常生活化的画面道出了历史无情的真相。

前两句写古城常见的景象:自古以来,陪都(古代在首都之外另设的都城)总有很多荒废的空地,高大的老树上挤满了乱叫的乌鸦。这里的"隙地"和"乱昏鸦"立刻营造出一种荒凉破败的氛围。

后两句笔锋一转,把镜头拉近到具体场景:人们耕种的那些残垣断壁的地方,仔细辨认才发现,原来大半都是前朝高官显贵的宅邸。一个"半"字用得特别巧妙,既说明数量之多,又暗示富贵如云烟。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强烈的今昔对比。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耕田人"和"卿相家"的鲜明对照,让读者自己体会:再显赫的权贵府邸,最终都会变成老百姓种菜的荒地。这种不着一字评论,却道尽人世沧桑的手法,正是中国古诗的独特魅力。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