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宾客旧居

逢时不得致升平,岂是明君忘姓名。
眼暗发枯缘世事,今来无泪哭先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拜访一位已故贤臣旧居时的感慨,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无奈与悲凉。

前两句像是在为这位"李宾客"打抱不平:你生不逢时没能遇上太平盛世施展才华,但这难道是因为皇帝记不住你的名字吗?表面在为君主开脱,实则暗含讽刺——不是皇帝记性差,而是他故意不用贤才。

后两句笔锋转到作者自身:我的眼睛昏花、头发枯白都是被这世道折磨的,可今天站在你故居前,却连眼泪都流不出来了。这种"欲哭无泪"的状态比嚎啕大哭更震撼人心,说明痛苦已经深入骨髓。诗人与逝者隔空对话,两个失意者的形象在旧居前重叠,道尽天下怀才不遇者的辛酸。

全诗妙在用家常话写大悲怆,就像两个老友聊天般自然,却把封建时代文人"报国无门"的集体困境说得透彻。最后那个"无泪"的细节尤其打动人,让人联想到现代人经历重大打击后的麻木状态,这种情感穿越千年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