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鲍大夫(防)

行尽江南塞北时,无人不诵鲍家诗。
东堂桂树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平实的语言赞美了一位名叫鲍防的大夫(官员),展现了他在文坛的崇高地位和人们对他才华的敬仰。

前两句"行尽江南塞北时,无人不诵鲍家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诗人走遍大江南北,发现到处都有人在吟诵鲍防的诗。这说明鲍防的诗流传极广,深受百姓喜爱,就像现在的"网红金句"一样口口相传。

后两句"东堂桂树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用了巧妙的比喻:把朝廷选拔人才比作月宫折桂(古代称考中进士为"折桂")。诗人感叹:鲍防这样的人才,就像月宫里被折走的那枝桂花,朝廷早就该重用他了。"少一枝"既暗示鲍防的才能出众,也流露出对他尚未得到完全重用的惋惜。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而是通过"人人都读他的诗"的生活场景和"月宫折桂"的清新比喻,让读者感受到鲍防的才华横溢和民间声望。最后淡淡的遗憾之情,反而更凸显出对鲍防的推崇。这种用平凡语言表达深厚情感的手法,正是唐诗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