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有客携猿赴北予闻其声志感

孤猿何自至,入夜最凄然。
心逐巴江树,形羁楚客船。
远村云外火,极浦雨中烟。
愁绝啼声急,残镫不可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夜晚在船上听到一只被带往北方的猿猴哀鸣,内心深受触动的场景。

前两句直接点出主题:一只孤独的猿猴不知从何而来,它在夜晚的啼叫听起来格外凄凉。这里用"孤猿"和"凄然"奠定了全诗悲伤的基调。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写出了猿猴和诗人的处境:猿猴的心还留在巴江(四川一带)的树林里,身体却被困在这艘楚地(湖北湖南一带)的客船上;而诗人看到远处村庄的灯火在云外闪烁,极目远望只见雨中的江面烟雾迷蒙。这些景象都在强化孤独和漂泊的感觉。

最后两句写猿猴急促的啼叫声让诗人愁绪满怀,连残灯下都无法入睡。这里的"愁绝"二字把情感推向高潮,猿猴的哀鸣与诗人的愁思完全融为一体。

整首诗妙在借猿写人,表面上写猿猴被迫离乡的哀愁,实际上寄托了诗人自己漂泊在外的孤寂。通过"孤猿-楚客"、"巴江-远村"这些意象的对比,把动物和人的情感完美地交织在一起,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份刻骨的乡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