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六 春感集杜

淮海维扬一俊人,于今为庶为清门。
新诗海内流传遍,恐与齐梁作后尘。
工迸泪,解伤神,分明怨恨曲中论。
长歌激越梢林莽,半入江风半入云。

现代解析

这首《鹧鸪天》以春日感怀为主题,通过对比古今、借景抒情的手法,展现了一位才子的落寞与不甘。

上半部分(前四句)写才子现状:
"淮海维扬"(江淮扬州一带)的杰出人物,如今成了普通百姓。他的新诗虽然传遍全国,却担心自己的作品会像南朝齐梁时期的浮华文风一样被后人遗忘。这里用"齐梁后尘"暗指文学创作若只重形式,终将被时代淘汰。

下半部分(后四句)转入情感宣泄:
诗人工作时突然流泪,听音乐也黯然神伤,曲调里分明藏着说不尽的怨恨。最后两句最精彩:他激越的长歌声穿透树林,一半随江风飘散,一半融入云端。这个画面既豪迈又苍凉,仿佛他的不甘心化作声浪,在天地间回荡。

全诗精髓
通过"诗名流传却怕被遗忘"的矛盾心理,揭示文人普遍的精神困境。最后用"声劈树林、随风入云"的夸张描写,把抽象的情绪转化为震撼的视听画面,让读者直观感受到那种怀才不遇的激愤。诗中"泪""恨""长歌"等强烈情感词与自然景象交融,形成慷慨悲凉的艺术张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