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前往北普陀山时,在甲板上远眺的所见所感。
前两句写景:黎明时分,黛青色的山影如同从沉睡中浮现("沉沉大梦黛山浮"),几只白鸥追着浪花轻盈飞翔("逐浪轻飞几白鸥")。这里用"大梦"形容山的朦胧,用"轻飞"表现鸥鸟的灵动,形成静与动的对比。
后两句抒情:作者想到弥勒佛常开笑口的形象("弥勒在心开笑口"),感觉充满佛性的海天胜境就在前方("海天佛国正前头")。这里将外在风景与内心感悟结合,表达了对佛教圣地的向往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山浮""鸥飞"的生动画面,到"佛国在前"的心灵感悟,完成了从视觉到心灵的升华。最妙的是把黎明山影比作"大梦初醒",既贴切又富有禅意,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朝圣途中的宁静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