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日同人展周兄穆门墓于湖上之青芝坞用皮袭美过张承吉处士丹阳故居韵

何方清佩逐飞霞,埋玉空山重可嗟。
墓下驴鸣犹有客,松阴鹤返定思家。
百年大雅存吟草,二月东风滴酒花。
猛忆去春同夜汎,短篷曾系水西涯(去年此夕同汎月三潭各有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和朋友在二月十五日去青芝坞祭拜已故友人周穆门时的所见所感。

开头用"清佩逐飞霞"描绘祭拜时玉佩碰撞声随着晚霞飘散的画面,暗示友人已逝。"埋玉空山"比喻友人像美玉般被埋葬在寂静山中,令人叹息。

中间四句通过生动画面表达怀念:想象墓前还有友人骑驴吟诗的身影,松树下仙鹤归来时也会思念主人。称赞逝者留下的诗作传承了高雅文风,而二月春风中洒落的酒滴就像泪花。

最后突然回忆去年今夜,大家还一起在西湖月下泛舟吟诗,小船就停在水西岸。这个突然的回忆让眼前的祭扫更显伤感,形成强烈对比。

全诗用"飞霞-鹤-松阴-酒花-夜泛"等意象营造出空灵忧伤的氛围,把对逝者的怀念、对往事的追忆写得含蓄动人,最后一句回忆尤其让人感受到物是人非的怅惘。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