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烟石

火烟隔江双巨石,拾仞壁立江之侧。
何处渔翁来收钓,举刀砍水水为赤。
刀尖初刺岩石裂,刀背才翻江水咽。
至今岩石如纸平,挥毫我欲洒沧瀛。
摩崖不借鲁公笔,跪石恐为蟠溪吟。
忆昨蹩躄生烦忧,每望沧海登高丘。
横河跨海徒梦想,十洲三神难竟游。
即今系舸且浮沉,坐向岩头招白鸥。
白鸥问我谁氏子,岂亦吕梁观水者。
铜柱燕然各有投,何如散发弄扁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巨石与渔翁的奇幻画面,充满豪迈的想象和隐逸的情怀。

开头用"火烟石"的奇特名字和"双巨石"的雄伟形象,营造出神秘氛围。渔翁砍水染红江水的夸张描写,刀劈岩石的震撼画面,既展现自然的力量,又暗含人定胜天的豪情。

中间部分诗人由景生情:平滑如纸的岩石激发他挥毫题诗的冲动,但又不愿模仿古人(鲁公指书法家颜真卿),更向往姜子牙在蟠溪垂钓的隐逸生活。通过"横河跨海"的梦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以白鸥问答的生动场景作结:白鸥的询问引出诗人"散发弄扁舟"的洒脱宣言,用铜柱(汉代马援立碑)和燕然山(窦宪刻石)的典故反衬,强调功名利禄不如逍遥江湖的人生选择。

全诗将奇幻的景物描写与深沉的人生思考结合,通过夸张的动作(砍水、劈石)和鲜明的对比(梦想与现实),传递出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语言豪放而不失飘逸,展现了典型的浪漫主义诗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