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文研山红紫牡丹种甚佳各赋一诗

研山台上卉,颊黛弄芳菲。
国色深含醉,花神浅赐绯。
妍分朱露滴,香乱伎人衣。
可比红儿似,罗家见亦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生长在研山台上的红紫牡丹,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牡丹的绝美姿态。

开头两句点明地点和花色:研山台上的牡丹花,像女子脸颊上的胭脂般娇艳芬芳。"国色深含醉"形容牡丹花色浓郁如醉酒般迷人,"花神浅赐绯"则说花瓣边缘染着淡淡的绯红,像是花神轻轻点染的。

中间两句从动态和香气着笔:花瓣上的露珠像朱砂般红艳欲滴,花香浓郁到让赏花人的衣衫都沾染了香气。这里用"香乱伎人衣"的"乱"字,巧妙写出花香扑鼻、令人沉醉的感觉。

最后两句用典故衬托:这牡丹美得像唐代名妓红儿,连见过无数美人的罗虬(红儿的主人)都会惊叹它的罕见。通过历史美人的比喻,侧面突出牡丹的绝世风华。

全诗像一幅工笔重彩画,从颜色、形态、香气多角度刻画牡丹,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诗人用"醉""赐""乱"等字眼赋予花以人的情态,让静态的花朵鲜活起来,展现出牡丹作为"花中之王"的富丽与灵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