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对联是写给曾国藩的纪念之作,用通俗的场景和比喻来歌颂他的功绩和百姓对他的爱戴。
上联从百姓视角出发:
1. 开头用"出西州门迤逦而来"描绘人们自发前来悼念的场景,就像今天人们排队去纪念堂一样自然。
2. "桑麻遍野,花柳成蹊"用农村常见的桑树、麻田、野花、柳树,展现出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暗示曾带来的太平生活。
3. "十万户重睹升平"直接说老百姓重新过上了好日子,男女老少(白叟黄童)都感动落泪,就像我们说起好领导时也会眼眶发热。
下联把曾国藩和历史名人对比:
1. "与中山王后先相望"把他比作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中山王),说他们都是安定国家的栋梁。
2. "湖水波恬,石城烽静"用莫愁湖的平静和南京城的安宁,比喻曾平定太平天国的功绩。
3. 最后说五百年才出这样一位人物,他的画像(衮衣赤舄是官服)应该和历代名臣挂在一起,就像今天杰出人物的肖像进纪念馆。
全联妙在:
- 用"桑麻""花柳"这些老百姓看得见的东西说政绩
- 把曾比作公认的民族英雄,但不直接夸,而是说"老百姓用脚投票"
- 写湖水平静、城市安宁,实际是说战乱平息
就像今天我们说"碗里有肉,路上没贼"比直接说"治理有方"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