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排閟

中年一病一回觉,老大康宁知更难。
只今四十已华发,未到七旬应碧山。
故疆风土望莫及,前辈典刑追不还。
但愿生生遇尧舜,耕田凿井泰嵩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人到中年生病时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健康、岁月和理想生活的思考。

前四句讲身体状况:作者说自己中年后每次生病都更难受,年纪大了才知道健康多么珍贵。明明才四十岁就已经有白头发,担心自己可能活不到七十岁。这里用"碧山"暗指坟墓,说"未到七旬应碧山"其实是担心自己寿命不长。

中间四句转向人生感慨:看着故乡的风物景色却回不去了,仰慕的前辈风范也再难追寻。这里的"典刑"不是指惩罚,而是指前辈们树立的典范。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说出美好愿望:只求生生世世都能生活在尧舜那样的太平盛世,在泰山嵩山这样的好地方过着耕田打井的朴素生活。这其实是在表达对现实的不满,用古代圣王和名山来反衬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从生病写起,最后升华到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不可能却仍要期待"的矛盾心情,既有中年人的现实焦虑,又保留着文人特有的浪漫情怀。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