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华山诗十二首 其三

霏霏翠翠湿芙蓉,历险穷幽几万重。
呼吸天中通帝座,儿孙膝下拥诸峰。
石坛礼斗银河近,竹院吹笙玉露浓。
最爱步虚声歇后,松风涧水韵疏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和登山时的神奇体验,充满了仙气和豪情。

前两句写登山过程:诗人穿过雾气蒙蒙的山路("霏霏翠翠"),看到被露水打湿的莲花峰("湿芙蓉"),历经千难万险攀登无数山峰("几万重")。这里用"湿芙蓉"这个生动的比喻,把山峰写得像刚出浴的美人。

中间四句最有气势:站在山顶,感觉一伸手就能碰到天庭("呼吸天中通帝座"),俯瞰群山就像儿孙环绕膝下("儿孙膝下拥诸峰")。在石坛上看星星仿佛银河触手可及("石坛礼斗银河近"),竹林里传来的笙歌伴着晶莹的露珠("竹院吹笙玉露浓")。这里把华山写得像神仙住的地方,既雄伟又神秘。

最后两句写下山时的余韵:最喜欢道教音乐("步虚声")停下后,听着松涛、溪水和远处稀疏的钟声交织成的天然乐章。这个结尾特别有意境,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全诗就像一部微缩的登山纪录片,从艰难攀登到山顶奇观,再到下山时的悠然回味,把华山的险、奇、美都写活了。最妙的是诗人用"儿孙拥峰"这样的比喻,把自然景物写得充满人情味,让雄伟的华山也变得亲切起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