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友人周作之的赠别之作,通过描绘旅途中的风雨孤灯、江山暮色等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期待重逢的情感。
首联写旅途艰辛:自从分别后,风雨越来越猛烈,我在青灯下独坐,关着门扉避寒。用"风彘"(狂风如野猪般凶猛)和"雨雪"渲染出行路的艰难。
颔联写望归之情:傍晚在江边已不忍心眺望滕王阁(暗示离愁),但想到初春时节你应该能乘船回到楚地。通过时空转换,表达对友人归程的关切。
颈联用典故宽慰:平常相聚虽少(钟期指知音),但五十岁也不晚(伯玉是春秋卫国贤人,五十岁知错能改)。表示友谊不在乎见面次数,年龄也不是问题。
尾联展望重逢:期待某夜能在南沙再次同宿,那时我远行的衣衫上还带着匡山的云雾。用"云尚在征衣"的生动画面,既暗示自己也将远行,又暗含友谊如山水般长存。
全诗以质朴的语言,将风雨孤灯、江山归帆等意象与典故自然融合,在诉说离别之苦的同时,更传递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最动人的是尾联的想象,把抽象的思念化作可见的"衣上云",让读者仿佛看到两位友人身上带着各自走过的山水烟霞,在某个夜晚重新相遇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