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雁》这首诗通过描绘雁群的生活习性,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志向和独特品格的追求。
首联“避缴非无意,随阳自有期”,说的是雁群躲避猎人并非没有目的,它们随着季节迁徙是有固定的时间的。这里暗喻诗人虽然看似随波逐流,但实际上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
颔联“飞霜联伯仲,叫月应壎篪”,描写了雁群在寒霜中飞翔,彼此呼应,仿佛在演奏和谐的乐章。这里比喻诗人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保持团结和默契,共同面对挑战。
颈联“小雅宣王什,登歌武帝辞”,引用了古代的诗篇和辞赋,暗示诗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某种理想和情感。
尾联“青冥时矫翼,燕雀尔焉知”,说的是雁群在高空中展翅飞翔,而那些燕雀又怎能理解它们的志向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之人的不屑,认为自己追求的高远理想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雁群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志向、团结精神和独特品格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的蔑视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丁谓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丁氏先祖是河北人,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