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祥静乐堂
攘攘区中人,役心名与利。于身竟何有,乾没无少置。
叔敬有耳孙,荦荦与时异。一官不肯觅,閒居养高志。
筑室尘境中,中有尘外意。方其厌嚣湫,归来得小憩。
床头一卷书,净洗纷华累。苟能乐其乐,宁复事吾事。
见客不吝情,有酒即成醉。为问东华尘,何如北窗睡。
清风吹我怀,万事觉无味。谁知方寸閒,自有清凉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诗人通过对比世俗的忙碌和主人公的闲适,表达了对名利追逐的厌弃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人用“攘攘区中人,役心名与利”来形容社会中大多数人被名利所驱使,忙碌奔波,但最终却“于身竟何有”,意思是他们追逐的东西并没有真正带来内心的满足。这种生活方式让诗人感到无意义。
接着,诗人介绍了主人公“叔敬”,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不愿意为了官职而奔波,选择了“閒居养高志”,过一种宁静的生活。他在尘世中建造了一个小屋,但内心却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当他厌倦了喧嚣的生活时,回到家中可以得到片刻的休息。床头的一卷书,帮助他洗去尘世的纷扰。
诗人进一步强调,如果一个人能够享受自己内心的快乐,就不需要再去追逐世俗的事务。主人公对待客人非常真诚,有了酒就会喝醉,表现出一种随性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为问东华尘,何如北窗睡”来提问,东华象征着朝廷的繁华,而北窗则代表着宁静的生活。诗人认为,繁华的尘世并不如在家中北窗下安然入睡来得舒适。
最后,诗人用“清风吹我怀,万事觉无味”来形容主人公的心境。清风吹拂,让他感到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即使外界纷扰,他的内心却有一片清凉之地,能够保持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比世俗的忙碌和主人公的闲适,表达了对名利追逐的厌弃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内心的宁静,而不是外在的物质和地位。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