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楚云台前小桥

一木欲度溪岸高,江门丈人放步牢。
脚底太行开几片,秋风随处洒鸿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稳健过桥的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一木欲度溪岸高,江门丈人放步牢"是说:溪岸很高,只有一根独木桥横跨两岸,而这位江门来的老人却迈着稳健的步伐稳稳当当地走过。这里用"放步牢"三个字,生动刻画出老人从容不迫的姿态。

后两句"脚底太行开几片,秋风随处洒鸿毛"是诗人的联想:老人走在桥上,脚下的太行山仿佛裂开几片(形容桥很高),而秋风吹落的鸿毛随处飘洒。这里用夸张手法,把独木桥的高度比作太行山裂开的缝隙,又用轻盈的鸿毛衬托出老人举重若轻的气度。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通过对比手法:高耸的溪岸与独木桥的险峻,与老人稳健的步伐形成鲜明对比
2. 善用夸张比喻:把独木桥比作太行山裂缝,既形象又富有想象力
3. 以小见大:通过过桥这个日常小事,展现了一种面对困难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

诗人想告诉我们:人生路上会遇到很多像独木桥这样的险境,但只要像这位老人一样脚踏实地、从容面对,就能像秋风中飘舞的鸿毛一样举重若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