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时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老去的感慨。
前四句写春天美景:燕子飞回山间小屋,黄鹂鸟却不见踪影。岸边的桃花开得短暂,轻柔的柳絮沾在行人衣服上。这些画面生动展现了初春的生机与短暂,用"短短"、"轻轻"暗示美好事物的转瞬即逝。
后四句转向人生感慨:诗人本想趁着春光好好放松,却发现年纪大了,亲友越来越少。想到以后可能连喝酒的力气都没有,不禁叹息自己远离故乡、体力衰退的现状。最后两句特别打动人心,一个"难强进"道出了老年人力不从心的真实感受。
全诗通过对比明媚春光与衰老现实,表达了"美景易逝、人生易老"的惆怅。语言清新自然,就像在和我们聊天,把看到的风景和心里话娓娓道来,让读者既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又能体会到岁月无情的无奈。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