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伯父上海令公八首 其七

官署萧疏忆去年,重阳落木菊花天。
题诗登阁添乡思,买酒开瓶减俸钱。
忧旱泪沾荒稻上,散衙囚拜讼庭前。
只今野庙多私祭,岘首碑痕更宛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官员在重阳节怀念已故伯父时写下的,字里行间充满对亲人的思念和为官不易的感慨。

前四句像一组回忆镜头:空荡荡的官署里,诗人想起去年重阳节菊花盛开的场景。当时他登楼题诗寄托乡愁,买酒消愁却要省着俸禄花钱——说明他为官清廉,连喝酒都要精打细算。

后四句笔锋转向现实困境:他因旱灾忧心得在干枯稻田前落泪,下班后还要处理百姓的诉讼。最触动的是结尾两句:如今民间私下祭祀成风,而伯父墓碑上的字迹却愈发清晰。这里用"野庙私祭"暗指社会秩序混乱,而"碑痕宛然"则暗示伯父生前的正直品格始终烙印在诗人心中。

全诗妙在三个对比:
1. 时间对比:去年菊花美景与今年旱灾惨状
2. 空间对比:官署的冷清与民间祭祀的热闹
3. 情感对比:对百姓的忧虑与对伯父的追思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想伯父",而是通过办公场景、自然灾害、社会现象等细节,自然流露出对亲人品德的追慕,以及自己坚守清廉的决心。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让思念之情显得更加深沉厚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