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峡山》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峡山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互动场景,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山林画卷。
首联"帆落榕根暮,禅扉半尚开"以黄昏为背景,帆船停靠在榕树下,寺庙的门半开着,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这里的"半尚开"暗示寺庙既不完全开放,也不完全关闭,给人一种欲迎还拒的感觉。
颔联"逢僧如旧识,问我几时来"通过一个温馨的细节,写出僧人与诗人像老朋友一样打招呼,询问他何时到来。这种亲切的互动让整首诗顿时有了人情味,拉近了读者与诗境的距离。
颈联"潭静鸥眠稳,云深猿叫哀"用对比手法写出两种不同的山中景象:潭水宁静,鸥鸟安眠;而云雾深处却传来猿猴哀伤的啼叫。一动一静,一安详一哀伤,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尾联"篝灯看碑石,今古半苍苔"写诗人在灯火下观看碑石,发现上面覆盖着半新半旧的苔藓。这个细节既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引发人们对古今变迁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黄昏山寺、老僧问候、潭边鸥鸟、云中猿啼、碑上苔藓等意象,既展现了峡山幽静的自然之美,又透露出淡淡的时光流逝之感。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将一次普通的山中夜宿写得如此富有诗意,让读者仿佛也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中的淡淡哀愁。
陈元晋
宋抚州崇仁人,原本蜀人,字明父。宁宗嘉定四年进士。授雩都尉,迁知福州、融州,累官邕管安抚使。嗜学好义,居官有政声。尝建渔墅书院。为文多愤世嫉俗之言,指陈当时利病极痛切。有《渔墅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