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夜雨

清眠成小寤,飒然被襆寒。
间以檐溜声,淅沥来枕端。
作势听已壮,为泽谅已宽。
遥因三农慰,助此一游欢。

现代解析

《香山夜雨》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香山夜宿时被雨声惊醒的体验,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递出人与自然交融的意境。

前两句"清眠成小寤,飒然被襆寒"说诗人从浅睡中醒来,突然感到被子透着寒意。这里用"飒然"形容寒意袭来的一瞬间,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个突然惊醒的片刻。

中间四句描写雨声:"间以檐溜声"写屋檐滴水声断断续续;"淅沥来枕端"把雨声拉近到枕边;"作势听已壮"说雨势渐大;"为泽谅已宽"推测这场雨滋润的范围很广。诗人躺在床上听雨,从声音判断雨势变化,写得非常生动。

最后两句升华意境:"遥因三农慰"想到农民会为这场及时雨高兴;"助此一游欢"说这场雨也让自己游玩的心情更愉悦。这里把个人体验和民生关怀结合起来,显得很有温度。

全诗妙在:
1. 按时间顺序写听雨过程,从惊醒到细听再到联想,层次分明
2. 用"飒然""淅沥"等拟声词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 从小我的感受扩展到对农民生活的关怀,境界开阔
4. 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却意境深远

诗人通过一场夜雨,既写出了细腻的个人感受,又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切,这种将个人体验与社会关怀自然结合的手法,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