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店食红莲米饭

见说太丘产,红莲稻最良。
色疑新出水,粒爱乍除芒(少陵诗除芒子粒红)。
淅罢鲜于染,炊来软更芗。
曾蒙天上赐(往年随驾口外官厨曾赐食),一饭愧私尝。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吃到一种叫"红莲稻"的优质大米时的感受。全诗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把一碗米饭写得特别诱人。

开头说河南太丘产的红莲稻最有名,直接点明这米不一般。接着用两个比喻:米粒颜色像刚出水的荷花一样鲜亮,颗粒饱满得像刚去掉壳的样子。这里借用了杜甫的诗句,但用得自然不着痕迹。

中间写做饭过程:淘米时水清澈见底,煮好后米饭又软又香。简单的"淅"(淘米)、"炊"(煮饭)两个动作,配上"鲜"、"软"、"芗"(香)三个字,让人仿佛能闻到饭香。

最后突然提到这米曾经是皇帝赏赐的贡品,现在自己私下吃到,既感到荣幸又有点不好意思。这个转折特别有意思,把一碗普通的米饭吃出了仪式感。

全诗妙在能把日常的吃饭写得这么有滋有味,通过颜色、香气、口感的描写,让读者也想来一碗这样的红米饭。最后提到皇家贡品的来历,更给这顿饭增添了几分特别的情调,就像现在有人说"这菜可是国宴级别"的感觉。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