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为纪念一位姓郑的知府而写的挽诗。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人物背景:诗中提到的郑知府是位清正廉洁的好官("忠清"),他的家族世代为官("孙枝绍"指子孙继承祖业),兄弟也都很有成就("棣萼荣"比喻兄弟显贵)。
2. 人生成就:这位知府活到七十多岁("七帙"指七十岁),子孙都很出色("诸郎鼎鼎擅英名")。诗人认为他一生圆满,死后也无遗憾。
3. 艺术手法:
- 用"甘棠"典故比喻郑知府像周朝召公一样受百姓爱戴
- "北邙"指墓地,说他在九泉之下也能安息
- "薤露"是古代挽歌名,表示这首诗就是为悼念他而作
4. 情感表达:
全诗没有过度悲伤,而是着重赞美郑知府的为官品德和家族荣耀,体现宋代士大夫对"善终"的理想追求。最后用吟唱挽歌作结,庄重而不失温情。
这首诗通过典型意象和典故,展现了一位传统士大夫眼中的完美人生:做清官、享高寿、子孙贤达、死后留名。
赵汝腾
赵汝腾(?-1261年),字茂实,号庸斋。居福州(今属福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历迁籍田令。如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很是切直。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宋太宗八世孙,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差主管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不久被罢免。又用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拜翰林学士。晚年号紫霞翁,景定二年(1261年)卒。谥忠靖。着有《庸斋集》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