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傍晚南湖边的一幅宁静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细腻感受。
前两句写小巷居民回家的场景: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人们陆续归来,有人刚换上苎麻夏衣还觉得有点单薄。这里用"屈盘"形容小巷的曲折,用"嫌单"这个生活化细节,生动表现出初夏天气乍暖还寒的特点。
后两句转向湖边景色:夕阳半沉在湖面上,微风吹过浮萍,带来一阵凉意,连麦田都感受到寒意。诗人用"斜阳半落"这个动态描写,把黄昏的光影变化定格在湖水中;"蘋风助麦寒"更是巧妙,明明是风吹人冷,却说成是风在"帮助"麦子制造寒意,赋予自然景物拟人化的趣味。
全诗最妙的是把初夏特有的"暖中带寒"感受写得如此真切。试新衣的欣喜与嫌单薄的矛盾,斜阳的温暖与蘋风带来的凉意,这些细腻的触觉体验交织在一起,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个特定时节、特定时刻的独特氛围。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