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在的夏日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
前两句"荆扉茅屋水平流,竹簫棋盘局未收"勾勒出一幅田园画面:简陋的柴门茅屋旁,溪水平静流淌;屋内竹席上摆着未收的棋盘。这些意象传递出远离尘嚣的宁静感,暗示主人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后两句"无用询他名与姓,忙闲有分不相投"点明主旨:诗人认为不必打听他人身份,因为忙碌之人与闲适之人心志不同,本就难以投契。这里"忙闲有分"的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珍视,也暗含对汲汲营营之人的疏离态度。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通过茅屋、溪流、棋盘等日常景物,展现了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人用"不相投"三字,巧妙地将物理空间的距离转化为心理距离,让读者感受到两种生活方式的本质差异。这种闲适自得的生活哲学,正是中国传统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