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夏夜雷雨前后的生动景象,通过五个层次展现自然的壮美与人的微妙感受。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拉开序幕:月亮还明亮挂在天上("凉蟾皎皎"),暴雨却突然让天地昏暗("骤雨冥冥")。这种天气的骤变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不可预测。
中间四句像四个电影特写镜头:闪电瞬间照亮孤城,雷声震得水面波纹破碎,原本就汹涌的长江更加奔腾,雨点打在乔木上发出各种声响。诗人用"白""青"两种颜色对比,用"孤城""乱水"的动静结合,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宏大的自然景象回到人的主观体验:雷雨惊醒了睡梦,醒来后听到的却是细微的蟋蟀声。这个结尾特别巧妙,用小小的虫鸣反衬出雷雨的震撼,也暗示着暴雨过后宁静重返的自然规律。
全诗就像一部自然纪录片,既有雷电交加的大场面,又有蟋蟀鸣叫的小细节。诗人通过这种强烈对比,既展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又透露出对生活细微之美的觉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大与小""动与静"的转换,让读者在震撼之余又能会心一笑。
丰越人
明浙江鄞县人,字正元,号天放野人。丰坊孙。有《丰正元集》,一作《天放野人集》。